年份茶价值暴涨?专家揭秘收藏趋势与价值要点!
8月21日,值华巨臣第5届上海茶博会举办之际,探寻年份茶的收藏价值与未来发展趋势论坛在展会现场的茶文化活动区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上海市虹口区茶文化学会
未来,协会将进一步推动现标准的应用推广与跟踪修订,重点研制“年份普洱茶”产品标准,并与广州合作建立跨省协同的年份普洱茶标准体系,深化不同产地、不同仓储年限普洱茶香气成分、感官品质等科学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建立科学鉴定评估体系,最终实现以标准引领产业升级、以信任激活市场活力,共同开启年份普洱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演讲嘉宾〡刘秋萍
❐上海茶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茶宴第一人、上海市虹口区茶文化学会会长
演讲主题〡年份茶的文化溯源与传承
“我们很多的好茶在历史的岁月当中没有被磨灭。因为我们给好茶的定义是:好茶干净、好人单纯,好喝是硬道理。”
年份茶,特别是以2005年为分界的中期茶,其核心价值源于原料、工艺与时间的共同塑造。它必须选用优质乔木原料,遵循传统制茶技艺——如阳光晒干、手工炭焙等,并由匠人精心制作。历经多年干仓陈化,去除了新茶的青涩,又未至老茶的衰败,正处于风味、香气与茶汤协调性最佳的品饮阶段。
年份茶的魅力不仅在于口感,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记忆与匠人精神。一泡好茶能穿越时空,让人品味到当年的阳光、工艺与时代印记。然而,收藏的前提是安全与纯净。任何带有仓味、霉味或人为做旧的茶都不具备收藏价值,真正的好茶应当干净、醇和、令人愉悦。
目前,年份茶市场亟需建立科学的标准样体系与检测机制,通过品鉴实践推动认知,让茶友能够明辨真伪、体验其真实魅力。唯有这样,年份茶才能在传承中延续价值,成为健康、文化与人际分享的媒介。
演讲嘉宾〡吴锡端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AI应用中心主任
演讲主题〡年份白茶的品鉴与科学存贮
“当下,我们不缺茶,也不缺好茶,消费者缺的是信心。信心不得到恢复,年份茶是非常难做的。所以,第一要重塑信心。”
当前茶叶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消费者信心不足,亟需通过规范标准和市场管理来重塑信任。
白茶与普洱茶的存放逻辑截然不同:普洱茶追求滋味从浓烈转向醇厚,而白茶新茶本就适口,存贮的重点在于使其茶性由寒凉转为温和,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物质,因此需要采用密封等更为精细的科学存贮方式。
五年以上的老白茶由于多来自核心产区,处于品质高峰、来源清晰且市场稀缺,更具收藏与品饮价值,是当前白茶市场中稳定而可靠的选择。
总体来看,年份白茶市场的健康发展既依赖于科学存贮和产地风味的维护,也取决于行业标准的持续完善与消费信心的重建。
沙龙对话环节,上海蔚冉商学创始人、上海大可堂普洱茶馆原董事总经理、上海同心源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黄蔚担任主持人,与嘉宾们一起围绕主题“解读年份茶价值密码——年份茶收藏与投资价值剖析”展开深入探讨。
上海蔚冉商学创始人、上海大可堂普洱茶馆原董事总经理、上海同心源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黄蔚▲
对话嘉宾/杨海惠
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会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云南茶叶评价检测溯源中心主任▲
黄蔚 您长期深耕云南茶叶领域,在年份茶标准认证及检测溯源方面有着丰富经验。从专业角度看,年份茶“年份”该如何科学界定和验证?
杨海惠 目前,年份茶的“年份”科学鉴定和认证需从生产和收藏两个层面推进。针对生产企业,尤其像云南普洱茶厂商,已通过建立企业标准实现年份追溯,例如借助企业历史资质、产品包装规范及《7718标准》等法规确保2003年普洱茶标准实施后及2005年QS认证执行以来的年份真实性;对早期产品,则通过企业标准补充认定包装与生产年份。
下一步,行业协会将制定更广泛的年份茶标准,覆盖更多企业以规范年份标注、降低法律风险。对于收藏市场上的年份茶(如广东地区),则结合理论分析与科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茶叶内含物质(如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等)的转化程度来推断年份,同时借鉴资深茶人的感官经验(如汤色、滋味、香气等),最终依托产学研合作,将实践经验和科研理论转化为共同标准,实现年份的科学、合理呈现。
黄蔚 “科学”是很重要的,茶产业、茶文化最终需要讲“科学”。
对话嘉宾/杨建平
上海市收藏协会茶文化专委会会长▲
黄蔚 从长期收藏、投资,包括价值层面来讲,您觉得对于年份茶的投资研究取决于哪些核心因素?是产业的品质、品牌、品相,还是其他的因素?
杨建平 从长远来看,年份茶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核心因素:一是茶叶本身的品质,包括是否遵循标准工艺生产、原料是否优质(如普洱茶需经三年晒青并存储15年以上),这决定了茶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二是品牌影响力,有实力的品牌往往更注重科学标准与规范,能够保障茶的工艺水平和存储质量;三是存储条件,科学、规范的存储环境是维持和提升茶价值的关键。
此外,年份茶还具有金融属性,其内在价值与实际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而市场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其价值。茶的本质是“用来喝的”,收藏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品饮经过良好陈化后形成的高品质茶。
黄蔚 好的藏茶,总之是可喝可饮,又好喝又能够投资。
对话嘉宾/黄财标
《中国老茶浅释》作者、原福建省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省级评茶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老茶工作委主任委员▲
黄蔚 您是《中国老茶浅释》的作者,也是茶叶质量检测领域的专家。从老茶的品质角度分析,年份的增长会给茶叶的内在物质和风味带来哪些具体变化?
黄财标 从老茶的品质角度分析,年份增长会使茶叶内在物质发生双向转化,并显著影响其风味特征。一方面,多酚类物质逐步氧化聚合,由小分子转化为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等更大分子物质,使茶汤更醇和;另一方面,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会水解裂解,生成小分子氨基酸、单糖及双糖类物质,带来甜润口感。
具体来看,新茶中以多酚类、氨基酸和咖啡碱为主,陈化过程中多酚与氨基酸逐渐减少,导致茶汤清爽度降低、醇厚度提高,咖啡碱后期也逐渐减少,使得老茶安神作用增强、刺激性下降。
与此同时,三类物质随陈化明显增加:一是以木质素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类,赋予茶果酸风味和保健功能;二是色素类物质(如茶褐素)不断积累;三是黄酮苷类和糖苷类分解产物,增强茶汤厚度、爽感及甜润度。
总体上,老茶的品质处于动态变化中,各类物质持续转化与重组,形成不同陈化阶段的独特风味与饮用价值,在《中国老茶浅释》中将老茶的不同时期的品质风格归纳为陈蜜型、陈酸型、陈醇型、陈药型,就是以其内含物质的变化为依据,且可能存在尚未被发现的新物质参与其品质构成。
对话嘉宾/孟涛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藏茶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边销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黄蔚 白沙溪茶厂在边销茶和藏茶领域有着深厚积淀,您也是中国藏茶联盟的副秘书长。对于黑茶这类适合长期存放的茶类,企业在推动其年份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孟涛 首先,生产型企业需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对不同年份和级别的茶进行明确分级。其次,企业应推动原料和工艺的透明化,帮助消费者清晰理解年份茶的级别与品质,增强大众认知。同时,规模化企业或龙头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推进年份茶的小规格化设计,打破传统以大规格砖、柱为主的形态,以扩大消费受众。
在流通层面,企业需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研究年份茶的健康价值和转化规律,突出其“好喝、安全、健康”的核心价值,并积极构建品牌与市场推广体系。
此外,还需培育二级市场,拓展多元经营渠道与合作群体,增强年份茶的流通性,从而将其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在最后,企业需从品质控制到流通体系建设全面发力,共同推动黑茶年份茶的时间价值转化为可量化、可流通、可持续的市场价值。
黄蔚 谢谢孟总为很多茶叶企业标准化和年份茶的整个收藏和推广做了很多的示范和表率。
对话嘉宾/施伟
国内早期老茶论坛《茶语清心》、首届盲品论茶大师赛主办方、原上海最大茶庄颐景茶道总经理、大隐文化创始人▲
黄蔚 您早期创办老茶论坛,还举办过盲品论茶大师赛,对老茶市场的发展历程非常了解。当前,您认为年份茶投资市场存在哪些机遇和风险?
施伟 当前年份茶投资市场的机遇在于:年轻人从来不是年份茶的拒绝者,随着年轻消费者对标准化和品质认知的提升,年份茶作为一种具有人文属性的优质饮品,其消费基础正在扩大。加上市场环境调整导致茶叶价格普遍下降,降低了品尝和接触年份茶的门槛,为培养年轻消费群体提供了机会,这是我们年份茶未来最大的价值。
风险则体现在可能市场过度强调年份茶的投资价值而忽视其作为普通饮品的本质,容易引发误解和炒作。年份茶市场应强化其人文和消费属性,通过厘清年份茶与六大茶类的区别,推动市场回归理性和平民化。
黄蔚 在当前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喝到年份茶,平时喝不到,现在都可以尝试。
对话嘉宾/林庆艺
百年奇苑号掌柜、海归老茶收藏家、武夷岩茶 (大红袍) 推广大使▲
黄蔚 您是作为百年奇苑号在武夷山有着230年传承历史的岩茶品牌的第十六代传承人,不断从海外、东南亚收集非常多的老岩茶、老普洱茶,想请教您是如何看待年份茶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化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林庆艺 我们认为,乌龙茶因其品种丰富、风格多样,具备很高的收藏与品牌化潜力,尤其老岩茶产品上市即可品饮,市场稀缺性明显,早年出口的老茶至今仍备受追捧。在工艺上,我们注重选用厚重耐泡的原料,坚持传统手工包装,并强调工艺到位和储存条件(如通风、透气、控制湿度),以保证品质。
未来年份茶要在海外实现品牌化发展,需聚焦三大核心:一是品质与可信的时间标识,二是可靠的可追溯仓储体系,三是建立可流通、可消费且具有增值潜力的产品机制,例如实现小批量、多样化、可溯源的产品运作模式,从而推动年份茶在国际市场上的良性循环和品牌成长。
黄蔚 各位嘉宾从标准、收藏趋势、品质品鉴企业角度、国际视野等多个维度解读了年份茶收藏和价值,也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相信这些真知灼见能为大家在年份茶的收藏品饮和投资之路上提供有力的指引。
活动最后,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为本次论坛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2018年首次提出“年份普洱茶”概念,推动认知规范化,并于2021年主导制定《年份普洱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接下来,协会还将联合广州茶业协会共同研制“仓储年份普洱茶”系列标准。面对当前年份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针对缺乏公认第三方价值评估机构的现状,协会正联合多方推动原料加工、科学仓储、品质鉴定等环节完善标准建设,愿与全国茶界共同努力推进仓储科学化、标准权威化和市场规范化。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 陈勋儒▲
至此,探寻年份茶的收藏价值与未来发展趋势论坛圆满结束。华巨臣第5届上海茶博会将持续至8月24日,欢迎广大茶友莅临上海世博展览馆(浦东),品佳茗、享茶事,了解年份茶的多元魅力和无限潜力。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 -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
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
上海市虹口区茶文化学会
秋萍茶宴
- 协办单位 -
上海市云南商会
【大会合作伙伴】
大会合作物流:京东快递
大会指定用水:洞庭山泉
大会合作出行平台:滴滴出行
大会合作伙伴:京东电器
「点击“阅读原文”,领展会门票 」
阅读原文阅读 333